阅读推广
好书荐读丨“数学皇帝”丘成桐:世界上没有天才 ——读《我的几何人生:丘成桐自传》
更新时间:2022-10-13 15:26:10
浏览量:0

文|刘娜娜

 

想不到,我竟然对一个数学家的传记感兴趣。

上学时我的数学成绩一向不好,如今女儿的数学也不是强项。

我想帮助她,却又不知从何做起,题目已经令我一头雾水。

但是,我想把数学家的话转述给她。

因此,入手了一册《我的几何人生:丘成桐自传》。

 

说实话,之前我也买过类似的书籍。

譬如吴军博士的《数学之美》,譬如梁衡的《数理化通俗演义》。不过,我都没看下去。

不是他们写得不好,是勾不起自己的兴趣。

 

丘成桐的这本自传,我买来也束之高阁很长时间。

天上午无事,拆开包装随意浏览。

想不到,竟然手不释卷,花一天时间把整本书看完了。

而且,第二天早上还意犹未尽,趁早饭时间与女儿分享丘成桐的人生故事。

丘成桐何许人

腰封上赫然印着丘成桐的身份:

美国国科学院院士/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/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

《纽约时报》盛誉他为“数学皇帝”。

“在哈佛,丘成桐一个人就是一个数学系!”

这样的身份足以令人膜拜!

 

打开封面,前勒口处简短地印着他的人生历程。

虽然不过短短二三百字,却令人肃然起敬。

他出生于1949年,祖籍广东蕉岭;

14岁,他痛失慈父,立志支撑家庭,投身学术;

20岁,他远渡重洋,两年后即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;

27岁,他一举破解顶级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,震动世界;

30岁,他成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;

33岁,他成为“数学界的诺贝尔奖”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;

38岁,他成为哈佛大学教授,这已是他第三次收到哈佛的邀请;

……

他攀登上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,

卡拉比猜想、正质量猜想、弗兰克尔猜想、史密斯猜想、镜像对称猜想……

他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奖杯,

菲尔兹奖、沃尔夫奖、克拉福德奖、美国国家科学奖、马塞尔·格罗斯曼奖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……

他就是丘成桐。

丘成桐是天才吗?

丘成桐真的不是天才。

他小时候并不爱读书。2009年12月,他在湖南长沙演讲,上台就说:“我年少时,并不喜欢读书……甚至逃学半年之久……”

到了小学三年级,他的表现仍然不好,只是仅仅及格。班里四十多人,他考第三十六名。但是同学田汉还说他“表现非常不错”,因为田汉名列四十。

在升中学的公开考试中,丘成桐考得不理想。父亲没有在报纸上的及格名单里发现丘成桐的名字,准备重重地惩罚他。所幸,丘成桐在次页发现了他的名字。但是,那只是“后备位之类的东西”,考不到官立中学。

幸运的是,丘成桐的父亲给幼小的丘成桐找了一个机会,让他进入了香港最好的中学培正中学。

初一数学课他根本没兴趣,初二才开始尝到“数学的真正滋味”。由于潘老师关心他的生活,他受到感动,开始飞跃,喜爱数学,并开始学习基本物理。

经过艰苦的学习,丘成桐进入香港中文大学。

大三时,他听从老师萨拉夫的建议,决心提早毕业,出国留学。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为了验证他的程度,建议丘成桐和当时香港最著名的数学家见面。丘成桐对数学家的工作不感兴趣,于是数学家得出结论:“丘成桐不是个天才。”香港中文大学高层的结论也是如此。

 

那么,丘成桐到底是不是天才?

丘成桐自己的这段话,我觉得很有说服力:

事实上,我并不喜欢“天才”这名词,差不多从来不用它。恐怕很多人都把“天才”浪漫化了,以为那些人能无中生有,创造奇迹,提出凡人想不出的方法,或者完成惊人的数学证明。世人相信,他们的智慧是如此地高超,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就一切。如在电影《心灵捕手》(Good WillHunting)中,主角在麻省理工把清洁工作丢下几分钟,就破解了数学中的老大难题。这些情况虽说并非完全不可能,但至今我未见过。我的经验是,解决数学难题需要艰辛的努力,没有捷径可走,除非问题本身其实颇易。而另一方面,经过漫长时间的努力,终于完成了前人没有完成的工作,又或者没有人认为能成功的工作,那么这算不算是天才?还是个有成就的苦工?我不知道,花时间去想这些问题也没意思。

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天才,觉得花时间去想这样的问题也没意思。

 

鲁迅说:“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,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了。”

在清华大学2020届数学科学系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,丘成桐也非常明确地说:“对我来讲,世界上没有天才,要做得好,自己一定要努力。”

毫无疑义,丘成桐不是天才

数学对于丘成桐的意义

丘成桐上大学时,就意识到“数学非自成一国的学问,而是和大自然息息相关的知识”,“从几何中呈现的完美结构,更能看到数学和自然的融合”。

他在书中多次提到,数学和艺术一样,也是在创造美,是在揭露大自然隐藏之美。

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《东风西风》里,丘成桐感慨:“只有一样事物能不受这两个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支配,它就是数学,它早已变成我真正的护照了。”

在这本书的封底,丘成桐的话赫然在目:“对我来说,数学赋予我的,是一本让我在世界各处随意走动的护照,同时也是探索这世界强而有力的工具。几十年来我研究学问,处世为人,屡败屡进,未曾气馁。我一生从未放弃追寻至真至美。”

几何人生,人生几何

我想,我竟然对一个数学家的传记感兴趣,就是因为我终于知道——数学竟然也是在创造美!

可惜,我已经不是在校生,已经不需要学习数学。

看完之后,和女儿分享丘成桐的人生,其实是在鼓励她学习数学。“在数学的领域,一个人具有浑厚的兴趣和毅力,再加上一点儿天分、一点儿运气,就足以成就大业了。——大数学家丘成桐都这样说,可见数学不会成为你的拦路虎。”我给她加油。

几何人生,人生几何。

看着封面上的卡拉比—丘流行图片,我再度陷入沉思……

01

《我的几何人生:丘成桐自传》

作者:(美)丘成桐,(美)史蒂夫·纳迪斯著;夏木清译

出版社:译林出版社

出版年:2021.03

定价:68.00

ISBN:9787544785327

02

荐读人:刘娜娜

河南省作协会员,河南省网络文学学会理事,河南省优秀文化志愿者,安阳市作协会员,安阳市十佳文化讲师,安阳市图书馆优秀阅读推广人。著有散文集《我的礼物,是一枝枯蓬》。


移动图书馆
图书馆文化大讲堂
安阳图书馆公众号